洱波三万顷,轻舟泛长风。
2015年1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考察时,仔细察看生态保护湿地,听取洱海保护情况介绍。总书记强调,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,让“苍山不墨千秋画,洱海无弦万古琴”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。
弦歌不辍的传统文化、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、秀丽如画的苍山洱海……让世人向往不已的大理,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,赓续千年文脉,守护绵绵乡愁。
千年古城续文脉 一面照壁传家风
游客在大理古城参观游玩(4月14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
苍山之下,洱海之滨。熹微的晨光洒在大理古城的白墙青瓦上,将这座千年古城映照得更加古朴动人。
作为国家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,大理古城的前身为羊苴咩城,是南诏国、大理国的国都,从唐代大历至元代至元年间,数百年历史岁月里,这里一直是云南省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。明洪武十五年(公元1382年),大理卫指挥使周能按中原建城规制,在古都羊苴咩城内人口较集中的地方重筑大理府城。
明代才子杨慎对大理不吝赞美之词:“城郭奠山海之间,楼阁出烟云之上。香风满道,芳气袭人。”
如今的大理古城,仍保留着明清时期“九街十八巷”的棋盘式格局。一砖一瓦、一街一巷,无声地诉说着古城的历史。
青石板铺就的街巷纵横,连接千家万户;从苍山流下的溪水穿城而过,汇入洱海;文献楼、南城门楼、五华楼、北城门楼,沿着古城南北轴线依次排开。古城南门外,文献楼楼额高悬的“文献名邦”匾额令人瞩目,寓意着大理古城典籍厚藏、人才辈出。
“这是一座‘活着’的古城。”大理市名城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文化艺术顾问杨斌说。至今,古城内仍有约3万名本地居民,他们遵循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居住于此,“户户种花、街街流水”的街景娟秀如故。
千年古城内,文脉不辍、风韵清远;白族村落里,传统民居古色古香、满载乡情。
“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,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。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、家教和家风。大理人家的照壁题字,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重家庭、讲家教、守家风的优良传统。
“三坊一照壁”“四合五天井”是白族民居建筑中常见的格局,古朴的建筑风格延续至今。“耕读传家”“琴鹤家声”“清白世家”……素白的石灰照壁上,水墨画映衬之下,照壁题字更显刚正有力,彰显着大理人对良好家风的恪守、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。
“大理人家的照壁题字很有讲究。”国家级非遗项目白族民居彩绘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李艳峰说,有的援引历史典故,有的记录家族先人的光辉事迹,“大理人宁肯房子建得朴素一点,也要把照壁装饰得雅致,因为它代表着家风的传承和文化的根”。
前不久,同村的一个村民邀请李艳峰给他家新房的照壁题字。这名村民年轻时曾是守卫边疆的解放军战士,立下过军功。李艳峰和他商量后,在照壁上题下“功著南疆”四个大字,勉励后人要向先辈学习,为国奉献、建功立业。
字字刚劲有力,家风之韵,世代相承。
古道丝路交汇处 四海游子梦里乡
大理白族民居与洱海风景(无人机照片,5月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
“我可能哪一世做过大理人,今生对大理总有一种亲切之情。”武侠小说泰斗、大理市“荣誉市民”金庸一生对大理情有独钟,《天龙八部》等作品中的许多情节都围绕着大理展开。
自古以来,大理留下多少文人墨客的眷恋:明代地理学家王士性笔下感叹“余行海内遍矣,唯醉于是”;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大理停留8个月,仍留下“苍山洱海未了之兴”的遗憾……
时至今日,大理依然是世人向往之地。“在大理,我是老乡,不是老外。”瑞典人帕特里克6年前来到这里,如今早已融入当地生活。“像家一样”“归属感”是他和许多“新大理人”描述大理时的真实感受。2023年,大理累计接待游客9530余万人次;近年来,国内外到大理定居的“新大理人”有近10万人。
和羹之美,在于合异。大理的“亲切感”“归属感”,根植于这片土地上延续千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。位于茶马古道与南方丝绸之路交汇处的大理,有“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”之美誉。
从大理许多“国宝级”文物中,可以窥见昔日文化交流交融的盛况。在位于大理州剑川县的石钟山石窟,石壁上深目高鼻的波斯人雕刻得栩栩如生;宋代名画《张胜温画卷》记录了大理国时期周边十六国国主前往大理礼佛的盛况……
“千百年来,大理吸纳着随古道丝路传播而来的多元文化,养成了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。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、交融、共生,成为中华文明包容特性的生动案例。”大理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华春湧说。
岁月流转,茶马古道上清脆的马铃声早已远去,而文化交融至今仍在大理不断上演。
“千年赶一街,一街赶千年。”有1300多年历史的三月街,曾是茶马古道上规模最大的贸易集市之一。如今,三月街仍吸引着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客商、游人前来“赶街”,每年的人流量达上百万人次。漫步三月街,能品尝蒸糕、炒糍粑等地方特色美食,还能观赏体验扎染、编绳、黑陶瓦猫等大理非遗……
人们参加三月街民族节(4月23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发(赵子忠 摄)
2008年,大理三月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这里也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体验大理开放包容文化的重要窗口。
在苍山脚下的古村落中和村,每个节气,村民们都会和住在村里的30多位艺术家一起举办“篝火诗歌会”。在繁星点点的夜空下,大家围坐在篝火旁,分享各自喜爱的诗歌。
“天上有无数的星辰,世上只有一个大理。”居住在中和村的词曲作家陈越说,大理已经从地理名词变成一种文化现象,寄托世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。大理也以兼收并蓄的宽广胸怀,让每一个远道而来的人,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归属感。
代代守护苍洱美 绿水青山乡愁浓
云南省大理市古生村与洱海风光(无人机照片,5月6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
“经济要发展,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。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,要久久为功。”2015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考察时强调。
洱海是大理人的“母亲湖”。生于斯、长于斯,保护苍山洱海的生态理念,深深刻在大理人的文化基因里。
在大理古城西云书院旧址内,矗立一座种松碑。这块石碑是大理人为纪念清代嘉庆年间购买松子、带领百姓在苍山种树的官员宋湘而立的。“何时再买三千石,遍种云中十九峰。”宋湘的《种松诗》镌刻在石碑上,见证着大理人对苍山洱海的世代守护。
如今,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,为大理持之以恒做好苍山洱海保护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,守护的力量也越来越磅礴。
“我们一直牢记总书记的要求,把洱海保护治理作为头等大事抓好抓实。”年近六旬的大理市大理镇生态环境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社能,三十多年如一日奋战在保护洱海一线,他带头退塘还湖、打捞蓝藻、疏浚河道,被称为“最美洱海卫士”。
大理市洱海边生态廊道一景(无人机照片,4月14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
今年盛夏,洱海的海菜花如期盛开。望着连片盛开的海菜花,张社能颇感欣慰:“花开了,说明洱海水质越来越好了。”
2022年2月,一座科技小院在洱海之畔的古生村挂牌成立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作为首席科学家,带领团队扎根在洱海边,寻找治理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良方。古生村科技小院创制的绿色智能肥料产品,能够实现粮食增产30%、减排50%、节水40%,这让习惯了“大水大肥”种地的村民何利成喜出望外,“既保护了洱海,又守住了种粮传统,一举两得”。
在世人的悉心呵护下,洱海正不断从“一湖之治”向“流域之治”和“生态之治”转变:洱海流域内建成20座污水处理厂,全流域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初步建成;实施沿湖15米内1806户居民生态搬迁,腾退土地建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;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100%……
青山为证,绿水为凭。在蓝天苍洱的映衬之下,古城大理浸润在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里,正载着浓浓的乡愁,焕发出新的光彩。